完美体育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紧紧围绕“六个过硬”,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聚力打造“12345+N”党建工作模式,即:锚定一个目标(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),夯实“两个堡垒”(党总支与党支部),激发“三支队伍”(党员干部、党员先锋、入党积极分子)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强化“四项机制”(履职清单化、创新项目化、管理制度化、保障标准化),严实五大工程(理论学习强化工程、基层党建强基工程、“关键少数”奋发有为工程、“绝大多数”共同作为工程、广大学子青春可为工程)、打造“党建+”“百师助学”“一支部一特色” “声入人心校园党课”等N个党建工作品牌,努力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,力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完美体育。
强化政治引领,做到把方向过硬。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刻认识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抓实“学讲写做”四个环节,以学促干。健全多渠道“学”的有效机制。形成了“6+6+6”的“三六”学习机制,构建了专题学、聚焦学、研讨学、系统学、集体学、自行学“六位一体”的学习模式。构建多主体“讲”的生态体系。以“讲”促学,创新实施多元主体讲党课。构建专家讲、领导讲、书记讲完美体育、党员讲、学生讲、校友讲、用人单位讲等多元主体“讲”的体系。激发多角度“写”的理论成果。学校党务工作人员注重实践总结、理论提升,党建研究卓有成效,多篇理论文章在党建权威期刊发表。拓展多类型“做”的实践成效。把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常抓不懈,围绕“我为师生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设立“校领导接待日”“先锋在线答疑云平台”,书记、校长现场率先听取师生反映问题,倒逼治理能力提升。
压实政治责任健全责任体系,做到管大局过硬。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委主体责任、纪委监督责任、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同向发力,健全各负其责、统一协调体系。党委书记切实履行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,既挂帅,又出征;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自觉落实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负责、守土尽责。深入推进“1+X”党建工作责任制,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,实行党建与业务工作“双百分制”同步述职、同步考核,实现党的建设与办学方向、立德树人、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,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、抓好党建促业务,使党建过程中的政治引领、监督管理与教学科研中的立德树人、科技创新有机统一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坚持每年召开2次专题党委会研究意识形态工作,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和风险点,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。系统集成推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攻坚,激活思政发展的红色引擎。2020以来年获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、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、安徽省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试点院校。
提高政治能力狠抓建章立制,做到做决策过硬。学校党委严格遵循依法治校、科学发展完美体育,依据教育法、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,做到依法办学、依法决策完美体育、依法治教。制定学校《章程》,明确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工作体制机制,稳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,规章制度“废改立”工作成效明显,新建或修订党建、人事师资、财务资产、教育教学、审计监督等多项制度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。贯彻落实教代会制度,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、教职工大会,报告学校年度工作,审议重大事务,畅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渠道,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。强化内部治理体系建设。全面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,规范依法决策程序;班子成员高站位自觉践行“一线规则”,严格执行联系学院和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,对联系对象整体工作给予指导,检查、督促;不定期深入一线,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开展调研,听实话、察实情、获真知、收实效。全面依法依规治校,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的能力;实施“挂图作战”,创新督办方式,提升工作效能,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落实到位。
增强政治功能注重以上率下,做到抓班子过硬。学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,履行管党治党、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完美体育,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。高标准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,着力打造“五个到位”的院级党组织。健全院系领导干部选任、管理、监督、考核机制,压实工作责任,激励班子成员干事担当、积极作为。近五年来,学校先后荣获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、国家“双高计划”建设单位、教育部首批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、首批全国健康学校、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、国家级示范性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教育部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、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2个)、首届教材全国一、二等奖(共3项)、职业教育国家在线项)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、二、三等奖等国家级荣誉。学校党委等15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委直机关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精准选人用人,做到带队伍过硬。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选人用人重要论述,坚持把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作为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。出台多项举措,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、考核评价机制、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。树牢重实干重实绩的风向标,推动一线考察结果与干部使用有效衔接。以能者有位树立鲜明导向。善用系统思维据事辨才,注重把一线调研与年度考核民主测评、主管部门业务考核、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结合起来,全方位互相印证,形成干部政治素质与工作实绩档案。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制度。持续以制度建设强化规范干部队伍建设,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;坚持广聚英才,建设一支德高业精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。建立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,营造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;健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考核管理,对享受特定待遇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合同制管理,细化聘期目标任务,加强过程性考核管理;优化“引、育、用、评”机制,探索职称评审改革,强化“双师”教师素质提升。
强化党建赋能,做到保落实过硬。学校党委筑牢“抓党建就是抓发展”“党建赋能业务发展”的理念,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、同部署、同检查、同考核,实现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的相互融合、相互促进。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,将党建工作与师生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,跳出党建抓党建、融入中心抓党建、统筹推进抓党建,构建“党建+”新思路和新机制,以“党建+中心工作、日常工作与特色工作”为引领,把做好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管理服务、队伍建设等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体推进,贯穿于学校建设全过程,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。2020年以来先后入选党建工作“全国样板支部(3个)”“全省示范高校”“全省标杆院系”“全省样板支部(共6个)”,获“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”“省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”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”立项(2个)及全省百个“一支部一品牌”党建工作典型案例等党建荣誉。